看這6個老樓改建,如何設計成精品酒店?
改造酒店
HotelRenovation
不是所有過時的老樓都只能等著被拆。
有些曾作為工廠、城堡、修道院的建筑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酒店大亨和設計師們也樂意pick這些擁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建筑,對其進行一番精心改造后,反而更有活力,酒店逼格自然水漲船高。
△Little Aibion Guest House
今天,一起君就帶你體驗 6 個老建筑改造酒店的非凡魅力。
01. HotelAugust ?? 地點丨丹麥 ?? 設計丨Vincent Van Duysen 類型丨修道院翻新
AUGust 酒店位于比利時安特衛普的一座 19 世紀修道院里,周圍有一大片美麗的新古典主義建筑群,看上去寧靜而富有宗教氣息。
比利時建筑師 Vincent Van Duysen 負責酒店的翻新設計,這也是他的首個酒店項目。
△Vincent Van Duysen
翻新工作的重點,是對古老建筑和歷史 DNA 的保護和還原。通過加入現代建筑元素來添加酒店所需的功能空間。
△翻新前的修道院大廳
該項目包含三座花園和五座公共建筑,共 44 間客房,使用相同的設計手法修復后,酒店大堂比其他房間都要精致的多,仿佛還能感受到過去修女們低調、質樸的生活氛圍。
△翻新后
大廳設有吧臺,作為酒店主要的公共休息區,采用 Flos 的 Adolf Loos 燈飾,以及與 Molteni&Co 合作的定制家具。
為了加固建筑主體,設計師利用鋼結構框架,作為對原始磚墻的補充,且刻意不去破壞現有的基礎架構,更不會造成任何視覺上的不和諧。
△翻新前的會客室
△翻修后
室內設計以尊重歷史特色為基礎,重新整合了原有的鑲木板、白色石膏線等元素,引入黑色作為點綴,從而區分現代和古典。
臥室保留了經過修復的木結構天花板,椽條以相同間隔排列,帶來古樸自然的光影效果 ▽
建筑之間的走廊加蓋輕質鋼結構天窗,將自然光引入內部,形成天然透光連廊 ▽
02. Audo Hotel ?? 地點丨丹麥 ?? 設計丨Norm Architects 類型丨住宅翻新
Audo Hotel 位于哥本哈根一棟 1918年的建筑里,來自丹麥的家居設計品牌 Menu與工作室 Norm Architects 合作,用自家產品打造酒店套房兼新品展廳。
酒店的設計概念混合了新古典主義的華美和現代主義的簡約,幾乎所有的隔斷墻都被拆掉了,形成現在這樣開放的大廳。
混凝土地面與黑色金屬天花板形成對比,咖色天鵝絨扶手椅在米色沙發襯托下更顯高級 ▽
酒店里的 10個套房全部采用 Menu 的家具、燈具和各類裝飾品布置,大地色的柔和基調既符合酒店品牌調性,也能充分襯托家具的細膩質感。
客房以暖色為主基調,赤色墻壁和天花讓原有的木梁更顯粗獷,橡木地板+棉麻床品的組合,營造平靜溫暖的氣氛 ▽
03. Torel 1884
?? 地點丨葡萄牙波爾圖 ?? 設計丨Nano Design 攝影丨LuísFerraz 類型丨住宅翻新
Torel 1884 位于葡萄牙波爾圖市中心,是 Torel Boutiques 酒店集團新開的一家精品酒店。
△酒店外觀
它的前身是一座建于 19 世紀的豪宅,據說可追溯到 1884 年,沒錯,這正是酒店名字的來歷。
曾經,這里是一座宏偉優雅的宮殿,有著高高的天花板和線條繁復的窗戶,豐富多樣的材質運用體現出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所獲得的的文化多樣性。
而這些在酒店翻新過程中全被保留了下來,原始的結構及石材、木地板和護墻板——這些才是建筑真正的靈魂。
△修復穹頂
△修復后
△翻修現場
裸露的混凝土墻與古舊木梁和諧一致 ▽
室內設計由 Torel 集團的老搭檔 Nano Design 操刀,內飾主題既不是特別懷舊也不會完全顛覆性的,而是繼承了現代設計藝術,讓家具裝飾像收藏家的藏品一般精致復雜。
沙石、陶土、橄欖綠、海軍藍和咖啡色等取自大自然的色彩在酒店空間中反復出現。
設計師運用不同質感的材料,像是亞麻、棉、絲綢和甘蔗,甚至瓷器掛毯等,營造充滿異國情調的世界。
室內還展出了藝術家 Jorge Curval 和 Jo?o Pedro Rodrigues 的作品。個性張揚的大型繪畫是對不同空間主題的進一步詮釋。
酒店套房共 11間,面積從 28㎡到 55㎡不等,房間設計概念很有意思,以探索之旅為主題,用各種動植物、香料和商品名稱來給房間取名,很有異域特色。
每個樓層代表一片大陸,從色彩豐富的亞馬遜雨林到擺滿茶、瓷器和絲綢抱枕的東方風情,每間客房都是獨一無二的。
04. The Siren Hotel ?? 地點丨底特律 ?? 設計丨ASH NYC 類型丨辦公大樓翻新
浪漫和懷舊的特質總是可以跨越年代的。
就像工作室 ASH NYC 創始人 Ari Heckman 在介紹 The Siren Hotel 的翻新歷程時說:
這座酒店并不想延續后工業風,而是重新展現 20 世紀初那最有魅力的底特律時光。
ASH NYC 聯合 Quinn Evans Architects,把位于底特律市中心的一座搖搖欲墜的廢棄歷史建筑進行了全面翻修,令大樓重獲新生。
酒店在設計時融合了過去的建筑特點,大膽的配色和奢華的材質,讓人有一種穿越了的錯覺。
像是苔綠色的護墻板,也是設計師參考了 1926 年的相關文獻資料后,特意設計的。
拱形天花是上世紀建筑特有的結構 ▽
浴室鋪設大面積紅色、藍色人造石瓷磚,給人熱情洋溢的感覺。厚厚的玻璃磚作為隔斷,將復古風發揮到極致 ▽
05. HotelAdriatic ?? 地點丨克羅地亞 ?? 設計丨3LHD 攝影丨Jure ?ivkovi? 類型丨酒店翻新
Adriatic 酒店是一個標榜 ArtDeco 的藝術酒店,位于克羅地亞伊斯特拉半島港口邊,原建于1913年,它是這座小鎮所保留下來的唯一歷史建筑。
3LHD 工作室操刀酒店室內設計,雖然建筑的歷史價值非比尋常,但設計師選擇對內部空間進行大膽、富有創意的改造,僅僅保留建筑的原始外立面。
邀請藝術家們用創意雕塑、墻繪和藝術裝置創造了現代藝術氛圍 ▽
通過藝術作品的設計和100 多件博物館藏品,打造奢華、古典、現代裝飾元素并存的優雅空間。
室內以黑白兩色為基底,改良后的護墻板有著更為簡潔的線條,澄凈的藍和明亮的黃為每個房間注入鮮明主題。
06. HotelFouquet Barrière ?? 地點丨克羅地亞 ?? 設計丨Edouard Fran?ois 攝影丨Laurian Ghinitoiu 類型丨酒店翻新
這家超五星級酒店位于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Champsélysées)的金三角(Golden Triangle)的中心,70 年代奧斯曼風格的建筑是奢侈與優雅的代名詞 ▽
法國事務所 Edouard Fran?ois 對酒店背對主干道的那一面進行全面翻修。
面對這樣一座風格突出的地標建筑,如何構建21世紀與法國奧斯曼時代的風格橋梁,成為了設計的首要目標。
最后,他們決定在外墻材料和工藝方面做文章,這里有個關鍵詞叫 COPY-EDIT,意思是利用混凝土板拼出原有的窗戶外形,再按照相同的間隔把它復制到外墻上 ▽
為了和周圍老式的巴黎建筑形成對比,設計師選擇了偏灰的色調 ▽
不光如此,水平排列的框架式窗戶和帶有雕花的古典外墻形成強烈碰撞,房間和樓層分布和外立面并不一致,窗戶的排列看上去隨機而生動 ▽